祛病的捏脊法
捏脊即捏拿脊柱部肌肤,是防治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过去,捏脊用得最广泛的是治疗小儿疳积一类的疾病。前人在按摩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捏脊可使积滞消除。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所以又把捏脊叫做“捏积疗法”。
捏脊通过刺激小儿的体表穴位或某些部位,能激发内脏经气,增强脏腑功能,使机体处于最佳功能状态,有利于调动机体所有的抗病因素,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研究表明,捏脊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抵御严寒,尤其是配合按、揉、推、擦等方法时,效果更为明显。经常进行捏脊,能增强淋巴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捏法1 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对应用力,捏住小儿脊柱两侧肌肉。拇指在后,另三指在前,三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捏脊可从尾骶骨处开始,缓缓向上推移,至颈后枕部为止。
捏法2 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相对,夹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每捏一次,向上推移一点。捏时从尾骶骨处开始,逐渐向颈后枕部推移。
捏脊祛病
感冒
l 方法
捏脊 捏脊3遍,当按捏至背部的大 穴处时,稍用力向上3次,然后配分按、擦大柕穴处时,擦上背部。
按大杼 两手拇指分别按放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大柕穴,用指端点按,点按要有一定力度,一按一松,连按21次。
擦大杼 两手拇指分别按放在背部的大杼穴处,用指腹推擦1分钟。
擦上背 两手张开,分别按放在背部两侧,做推擦活动,从颈后开始,擦至第12胸椎处为止,连擦3分钟。
刺激大杼祛病邪
大杼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穴位,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第1胸椎又称“杼骨”。该穴高居于五脏六腑各穴之上,又位于杼骨之端,所以叫做“大杼”,刺激大杼穴,有助于感冒病邪的祛除,对防止感冒出现的咳嗽、发热、颈项强痛、肩背酸痛、咽喉肿痛等有较好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
l 方法
捏脊 捏脊3遍,当按捏至背部的至阳穴处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掐、擦至阳,轻拍上背部。
掐至阳 一手拇指按放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凹掐处的至阳穴,用指端甲缘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也可配合用掌根按揉。
擦至阳 一手拇指按放在背部的至阳穴处,用指腹推擦3分钟。
拍上背 两手张开,分别在背部脊中线旁开1.5~3寸处的膀胱经上,进行拍打。从颈后开始向下移动,至腰椎处为止。连拍3遍。
小儿腹泻
l 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主要是指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往往与饮食因素、过敏因素和气候因素有关。
婴幼儿的消化道发育不成熟,胃液中胃酸少,消化酶的活性差,而相对需要的营养多,使胃肠的负担加重,若过多、过早地喂养大量的糖类或脂肪类食物,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容易产生腹泻。
按摩可加强小儿消化道的神经调节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强健脾胃功能,达到防治腹泻的目的。
l 防治腹泻重在调养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丰富,清洁,喂哺简单,不易为邪毒污染,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并可增强抗病能力,是婴儿的理想食物。乳母要注意营养,同时注意饮食起居,保持精神愉快,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
2.婴儿增添辅食先从小量开始,品种不宜太多,使乳婴儿脾胃逐渐适应新的食物后渐次增加。食物要软坚适宜,容易消化,营养丰富,不要偏食,不吃生冷,油腻食物。
3.腹泻期间应适当控制饮食,喂乳婴儿适当减少每次哺乳时间,延长间隔时间,较大小儿以食米汤及稀粥为宜。恢复期要重视营养,逐渐增加容易消化的食物。重者起初需禁食8-12小时。随病情的好转可逐渐恢复少量母乳或米汤等易消化的食物。
4.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食品宜新鲜、煮熟、食具要清洁、消毒。
5.加强锻炼,增加体质,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避免腹部受冷。
6.细心观察患儿的大便次数、色、量、气味,若发现腹泻严重、口渴欲饮、尿量减少、皮肤干瘪或目眶囟门凹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精神萎靡等危重症状,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l 方法
捏脊 捏脊3遍,当按捏至腰部腰俞穴处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掐、推腰俞,推上七节。
掐腰俞 一手拇指按放在骶部骶管裂孔处的腰俞穴,以指端甲缘着力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
推腰俞 用一手拇指指腹着力,推腰俞穴3分钟。
推上七节 一手张开,掌根在尾骶部推擦,每推擦数次向上移动一些,推擦至第2腰椎处为止。推擦至第2腰椎处为止,推擦方向宜从下往上。
l 刺激腰俞强腰肾
腰俞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在骶部骶管裂孔处。该穴是治疗各种腰部病症的重要俞穴,故名“腰俞”。肾位于腰部,在腰俞处按摩,对强健腰肾,防治肾亏引起的慢性腹泻、虚性便秘、直肠脱垂、小儿遗尿、癫痫、下肢痿痹等,均有好处。
夜啼
l 方法
捏脊 捏脊3遍,当按捏至背部神道穴处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按、揉神道,推擦脊背部。
按神道 一手拇指按放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神道穴处,用指腹点按,一按一松,连按21次。
揉神道 一手拇指按放在神道穴处,以指端着力,做和缓的按揉活动,连揉3分钟。
推擦脊背 用一手拇指推擦颈椎及胸椎。从第1颈椎开始,用力向下推擦,直至神道穴处为止,连推3分钟。
l 刺激神道防治心病
神道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经穴释义汇解》一书对于该穴的命名有这样的解释:“穴在第5椎节下间,应心,心藏神,穴主神,为心气之通道,主心疾,故名神道。”认为它与心相应,善于治疗心的病变。目前多用于防治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癫痫,以及咳嗽、气喘等。
小儿多动症
l 方法
捏脊 捏脊3遍,当按捏至颈后天柱穴处时,稍用力向上提3次,然后配合掐、擦天柱,捏颈背部。
掐天柱 两手拇指分别按放在颈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处的天柱穴,用指端甲缘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
擦天柱 一手拇指与食指分别按放在两侧天柱穴处,用指腹推擦3分钟。
捏颈背 一手轻按在小儿的头部,使其头略向下低,另一手拇指与四指一并用力,按捏颈背部,自颈后枕骨部开始,至第7颈椎处为止,反复捏3分钟。
l 天柱的定位
天柱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穴位,在颈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处。主治头痛、鼻塞、癫痫、肩背痛等,对防治小儿多动症有帮助。
l 防治多动重调养
体谅关心患儿,稍有进步就应予以表扬。切勿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惩罚打骂,也不溺爱迁就。加强管教,及时疏导,谨防发生攻击性、破坏性、危险性行为。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保证蛋白质营养充分;少吃辛辣炙烤、油腻厚味,以及咖啡、浓茶等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