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心理健康科普 为什么说出去走走,就算发呆也好
2021新昌中医院体检中心... 
更多>>   
为什么说出去走走,就算发呆也好
发布:健康教育科  时间: 2023/11/21  阅读:82

 本文转载自:

以下文章来源于坊间人类观察处 ,作者坊间人类观察处

 

人没事儿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多见面、多晒太阳、少闷在家里。哪怕出去发呆也行,因为在家发呆和在外头发呆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最近这两年,身边好多人说,开始经常忘东忘西,话到嘴边常常忘了下一句;或者脑子反应变迟钝了,经常会出现空白;又或者忘了当天的早饭、午饭吃了什么,甚至连一个小时前发生的事都记不清了......

 

对此,一个比较通俗的解释是:脑雾。尤其是疫情后,研究发现有些人持续“脑雾”的状态(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等)甚至能达8个月,而且近四分之一的人会出现记忆问题。


对此我们其实是可以做些什么来抵御这种“退化”的。

 

最近我在看哈佛大学教授 John Ratey 的《运动改变大脑》这本书,我们其实可以有意识地锻炼我们的大脑,促进它不停地生长、抗衰。其中最显著的方法就包括运动(当然学习和社交也同理)。

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长

 

20世纪70年代早期,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教员格里诺发现“环境优化”可以促使大脑的神经元生长出新的树突。

 

学习、运动和社交活动都可以刺激并引发神经元分支的扩张,继而促进其上的突触形成更多的神经连接,而位于这些神经连接上的许多髓鞘也随之加厚,髓鞘可以使神经连接更有效地释放信号。

 

可以将这些神经元的成长理解为网络电路,当整个电路的连接越多、通道越宽绰,那么通过这条电路传输进大脑的信号就越多,也越灵便。

 

但是我们的大脑严格遵从用进废退原则,这些新生的神经元必须要经历一个发育过程才能形成神经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必须找到事情做才能生存下来。

 

一个新生的细胞要经过28天才能加入到一个神经网络中,但这其中的大部分都以消失而告终。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使用新生的神经元,我们就会失去它们。

 

从这个意义上讲,运动可以帮我们产生大量神经元,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

 

而隔离的环境是无法刺激神经元存活的,之前隔离太久,很容易让我们大脑中的这部分凋亡,所以我们也就很容出现脑雾问题。

 

也就是说,常常呆在家里,其实是一个大脑的自我封闭状态,越是这样,就越是没有激活的条件,我们反而很容易感觉到疲惫、乏累,反而没有精气神去做事情。

 

因此,出去走走吧,这不仅是运动的过程,也是环境优化的过程。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一天最好能经历三种以上的情境,去三个以上的地方,或做三件不同的事,这样外界环境带给我们的刺激才能提供大脑生长充足的养料,缓解我们的记忆等问题。


因此不妨在工作之余出去散散心、和朋友聊聊天,或者找一个地方发发呆,都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同时做三个PPT可不算,因为本质上说,那同样还是工作这个情境里的事。


维持“基础版”的时候考虑一下“提升版”

 

//最简单的跑步也能事半功倍


其实大多数人出去锻炼的方式都是跑步,无论是在健身房、操场还是在马路牙子上,跑步都是最轻简,不需要额外学习成本的运动。

 

《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提到一个实验:在跑步机跑30分钟,最大心率60%-70%左右,就能让人的认知灵活性大大提高。相比没跑步之前,你会发现自己不仅嘴皮子伶俐了,而且鬼点子也变多了。这就比较适合下午要开会的上班族。

 

只不过我个人刚运动完容易犯困,需要酌情考虑。

 

不过慢跑这种“疗程”就像涂眼霜,达成持久功效需要坚持。每周跑两个30分钟,持续12周算一个“疗程”,给自己这么开个“药方“试试吧。


//别光整简单的,也整点复杂的

 

说起来,跑步也还是一个比较偏机械性的运动方式,不太需要复杂的认知加工。好处呢是很容易坚持,不过缺点是,对认知和记忆的提升比较有限。

 

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战胜“脑雾”,那多多少少还是要有一些练习性的东西在里面。因为练习触达的是另一个level的东西。

 

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学家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发现,不断练习可以促使突触自发肿胀、生长出新的分支,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让我们大脑内部的信号传输更通畅。他也是因此拿到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比如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讲,刚开始练习很容易会很生涩的感觉,遣词造句都需要特别斟酌,有时候想半天就是想不到具体要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因此懊恼焦虑是常有的事。

 

但是随着练习的次数越来越多,相关的神经突触便越来越灵敏,朝着你锻炼它们的方向演进,慢慢地“适配”着你的要求,你就会有越来越顺畅的感觉了。背单词、看书同理。

 

当然,运动中的锻炼也同理。埃里克·坎德尔在神经通路的生长中发现,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提高学习与记忆的关键神经营养因子,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中对记忆的重塑有所帮助。

 

拿小白鼠来举例,经历了两周练习运动(如杂耍)的小白鼠,会比干跑步的小白鼠大脑的BDNF增加35%左右。

 

所以老年人多跳跳广场舞、年轻人多学学街舞可是很实用的。

 

//有氧和无氧结合着来

 

健身的人都知道,有氧和无氧结合着来做,对身体塑形效果最好,能练出来漂亮的肌肉线条。比如做20分钟的举器械,再紧跟着30分钟的跑步效果会很好。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改造不止是对身体,对大脑的认知也很重要:

 

有氧运动能增加神经递质、建立新的血管来输送生长因子,促使新细胞的生成;通过经强化与拓展的神经网络,复杂的活动让所有这些元素都投入使用。活动越复杂,突触的联系也越复杂。即使这些神经回路是在运动中建立的,在思考时,它们也能被其他区域激活利用。

 

所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句话我并不是完全认可,因为相比不锻炼、整天憋在家里看书的人,爱运动的人会有很多的“原料”让自己的大脑变得灵活且聪明。


当然,如果他们不愿意去思考就另说了。


 

[ 关 闭 ] [ 返 回 首 页 ] [ 顶 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