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心理健康科普 自我调节模型
2021新昌中医院体检中心... 
更多>>   
自我调节模型
发布:吕英  时间: 2023/2/1  阅读:361

 本文转载自:心理健康科普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如果不知道如何解决,待在原地,就会固步自封,浪费时间和精力。今天教大家自我调节法,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心理学家(Markus和Wurf,1987) 开发出了一个自我调节模型:

①设定目标

②准备执行

③根据结果反馈调整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模型怎么用:

小明今年高一,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但是爸爸妈妈希望他能考个好成绩,以后能上个好大学。小明很努力。于是小明给自己定目标,下次要考到90分,但是小明平时也才考到70分,这样的目标有点大。第一次,考了75分,没有达到90分的目标,小明悔恨不已,觉得自己没有拼尽全力。所以小明更加刻苦的去学习,每天通宵达旦,别人吃饭时,他在学习;别人睡觉时,他在学习;别人出去玩时,他在学习。每天只睡4个小时,有时饭都来不及吃,但结果是考试还是考了70多分。这个时候小明应当怎么办呢?

 

用我们的调节模型,首先小明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从70分跨度到90分,一下要考20分,要求太高,考试的结果已经证明目标太高了。所以把目标定的低一点,比如75分,比较合理。当然,每次考试的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因为每次考试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那么合理的目标应当需要添加其他的维度。比如班级的排名,如果以前都是20名,那么这次可以定一个15名的目标。这样考试的目标就是考到75分或者名次在前15名即可。

 

第二,执行修正。小明考试不理想,改变的策略是通过不断的增加学习时间。我们发现小明已经非常努力了,别人都睡8个小时,小明睡4个小时,每天披星戴月的;别人出去玩,小明在学习;别人去吃饭,小明在学习。可见小明的努力程度远在别人之上。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效率。小明学习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方法错误,再用功都是徒劳。这时小明应当检查下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老师或者学习好的同学聊聊,看看他们是怎么学的。好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保证精力充沛,睡眠充足的情况下,高效学习的。而不是只用蛮劲。

 

第三,就是要不断的看自己的考试成绩,通过结果的反馈来有目的的进行练习改进。考试题目有对有错,对于对的题目呢,保持即可;对于错的领域,就要勤加练习,保证同样的错误不会再放。通过结果的反馈,不断的去调整,考试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通过“目标-执行-反馈修正”的自我调节模型,小明的成绩一定会螺旋式上升的。

 

这个模型不仅仅应用于考试,对于做事也是非常靠谱的。通过这样的模型去不断的改进自己,让自己更加的优秀!

 

这个模型也可以用来调节自己的内心,比如在焦虑时候,可以这么做:

目标是要内心平静;

执行是改变让你焦虑的事物;

结果反馈是是否平静;

没有达到目标,就继续执行,根据结果修正行为,直到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水!

 

 

[ 关 闭 ] [ 返 回 首 页 ] [ 顶 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