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主题要点 ➢ 作为预防、控制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传染病的药物,抗微生物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弱; ➢ 滥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导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加速形成并在全球传播; ➢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使感染更难治疗,并增加疾病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是一场“无声的疫情”,已成为当今全球健康、食品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 人们面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挑战复杂且多样化,需要采取“同一健康”方针来应对,即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卫生问题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WHO鼓励人人参与认识周活动 参与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主要方式: ●“AMR向蓝”宣传活动 ●分享AMR故事 ●向当地AMR模范看齐 ●相关职能部门反馈 ●网络媒体,助力科普传播 ●全球学习,当地行动 ●建立站点,传递信息 ●校企联合,共同宣教 ●善用标识,提高认知
造成微生物耐药的原因 如果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抗微生物药物不再有效,或者药效减弱,就会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并使感染更难治疗且增加疾病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超级细菌”、“超级真菌”不断涌现,都是被药物喂出来的超级耐药菌。微生物耐药,将导致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产生原因: ◆误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弃置于厕所、垃圾桶或垃圾场的未使用药物,其释放会加剧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人类排放未被降解的药物和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加剧了环境中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应对措施: ➢ 城市、农村和工业废水处理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 供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水卫项目)设施的建设,有助于预防耐药性感染、拯救生命并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 准备食物和烹饪食物要保持手部和环境的清洁,可以预防耐药微生物的传播。
微生物耐药的危害 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措施,任由耐药性发展,据估计2019年因细菌性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导致的死亡约有127万人,那么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耐药菌的感染。失去抗微生物药物的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微生物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全球经济负担加重 如果不加以控制,在未来十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可能导致每年3.4万亿美元的GDP缺口以及增加2400万赤贫人口。 新药研发面世慢 研制一种新型抗生素可能需要10-15年,投入费用超过10亿美元。 我们需要怎么做? 1 ► 遵医嘱 服用抗微生物药物之前,请咨询医务人员,他们会给您最合理最科学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同时请按照完整服用疗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避免细菌耐药。 2 ► 不随意购买和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约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抗微生物药物对其无效。少数由细菌引起的感冒,也需要经过医务人员判断,再行使用。 3► 保证手卫生 按照“七步洗手法”常洗手,保持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4► 多运动 增强身体抵抗力。 特殊人群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儿童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导致耳聋;氯霉素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导致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可能引发“灰婴综合征”;四环素、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有可能会影响儿童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孕妇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对胚胎有致畸作用;四环素、米诺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对胎儿有一定风险,故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老年人 由于肝肾功能衰退,对药物代谢速率减慢,极易产生毒副作用和变态反应,所以使用时不应长期大剂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