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近期
一些医院发热门诊人数爆满 身边的人陆陆续续出现 咽喉痛、咳嗽、发热的症状…… 流感监测数据提示 南方已进入流感夏季流行高峰! 有人说 不是普通感冒吗? 需要这么紧张吗? NO!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差别 普通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或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您记住这是指的一组疾病哦,包括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等。 流感:全名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注意呢,是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细菌,最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腺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则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 而引起流感的专指流感病毒,包括甲、乙、丙型流感。虽然流感病毒常变异,各型下面又分许多亚型,但跟咱们老百姓最相关的是A(H1N1)[简称新甲1型]、A(H3N2)[简称甲3型]、B(Victoria)[简称BV系]、B(Yamagata)[简称BY系]这几种,也就是人群中感染比例最高的几种,我们俗称季节性流感。 近年来存在不同流感病毒亚型交替流行,那么,目前广州正在流行的是什么流感? 目前流行的是甲型流感,流行优势毒株是“甲3型”,即A(H3N2)亚型流感病毒。 毕竟咱不是科学家 微观的病原学差异 顶多让咱涨了见识 出现不适后 哪些方法可以协助判断自己 是感冒了还是患流感了呢? 结合以下面几点特别重要 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常集中表现为上呼吸道不适,主要有鼻塞明显、咽痛咽痒、咳嗽流涕等,偶尔有一过性低热和头痛。 流感的临床表现则以持续的高热(≥39℃,持续3-4天)、明显的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为主,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实话实说,临床血常规检查并不是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的特异性检测项目,但常用来协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最基本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白细胞大幅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高可能是细菌性感染(或混合性感染),而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不高则极可能是病毒感染。当然,还需结合上面的临床症状来判断。 But 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和普及 许多医疗机构逐步开展的 流感抗原快速检测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项目 能帮助咱们判断是否感染了流感病毒 上面两个特点都集中在个体层面。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们更是从群体层面上发现普通感冒与流感流行特征的差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结合症状和检测结果加以鉴别。 传染性不同:虽然都是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但普通感冒的传染性有限,很少出现家庭、社区、集体单位的聚集,因此较少出现大小孩老人接二连三的发病。但流感病毒,由于高度变异、人群难以产生持续稳定的免疫屏障弱,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出现人群聚集。 流行季节不同:由于病原体自身繁殖生长特点不同,流感常在冬春季节出现流行和暴发,而在南方,大家注意3-7月是高发季节哦。而普通感冒,由于涉及病原体种类繁多,各自流行季节互有交叉,因此流行的季节性并不明显。 鉴别完,咱可别松懈了,最重要的可是对症下药呢! 您在正规医院就诊后,医生会结合您的临床表现、检测结果和流行季节,给您开恰当的药物。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醒,如果您是自行买药服用,注意流感病人使用抗生素或一般抗病毒药物并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耽误病程。 流行病学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 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具有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孕妇、医务人员、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Tips:若确诊感染流感,需要对症下药!如果是自行买药服用,注意流感病人使用抗生素或一般抗病毒药物并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耽误病程。 如何预防流感? 勤洗手;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关于流感常见问题 这里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