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医科普 节气说 | 小暑说“成熟”
2021新昌中医院体检中心... 
更多>>   
节气说 | 小暑说“成熟”
发布:吕英  时间: 2022/7/8  阅读:318

 本文转载自:三和书院

图片

 

图片

  

每年的77日或8日,会进入一年当中的第11个节气——小暑。时至小暑,天气的炎热已经不容小觑,开始进入“上蒸下煮”的三伏酷暑气候,很多地区将迎来一年中最高气温

关于暑字,东汉《释名》中有这样一个注释:“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这可谓是对暑天的形象描述了。进入小暑节气之后,暑热逐渐趋向巅峰期,降水量也进入高峰,南方地区常有雷暴天气。正是这样高温加潮湿的特点,形成了暑天“热如煮物”的气候状

图片

 

 

 

在有热有湿的气候里,通过大自然“蒸煮”的过程,万物将逐渐成熟。比如南方的早稻、春玉米,便是在小暑节气期间进入“灌浆乳熟期”,是谷物籽粒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庄稼对水量、温度要求都很高,任一个因素太过或不及,粮食产量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粮食、瓜果成熟的过程,其实与“蒸馒头”的状态是一样的,都需要恰当的温度(即火)和湿度(即水),在水火的共同作用下,馒头才能由生变熟。

图片


其实,人体的生长发育也一样需要“水火共制”。所谓的水即身体之“津液”,而火则是生命的动力“阳气”了。正如清代伤寒大家郑钦安先生在其著作《医理真传》的“真龙约言”篇中曾这样描述中医视角下的生命观:“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所谓的“后天坎离二卦”,便是俗称的“水火”,“水火”是人身赖以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

 

而水火的往来交互,则为人身的生机进一步创造了条件,因此他继续说道:“二气往来,化生中土,万物生焉,二气亦赖焉。”二气就是前面的坎离二气(水火二气),水火的交通往来,化生出中土,而随着中土的诞生,便进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模式,万物的生机得以保障。

 

 


图片

 

小暑的到来,宣告气候正式进入暑天,在“水火”的共同作用下,万物成熟。由此,我们再去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的“夏三月”这段,一些经文的描述就可以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了。“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所谓天地气交,也是阴阳气交,亦是水火往来,这一过程促进了万物的生长成熟;“无厌于日”,则强调了夏季时段充分获得阳气温煦的重要性,水本属阴,其性润下,如何才能够蒸腾起来熏蒸万物?唯有“火”的力量能让水变成水汽,加快万物成熟的进程。

 

 

 

图片

那对此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养护健康的启示呢?关于小暑的民间谚语有这样一句:“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进入小暑,气候本应是热的,但当热反不热,“水火共制”的力量受到限制,就会有问题,在农业上就表现为“五谷不结”,粮食产量减少。而如果从中医与健康的角度看,就是经典上说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图片


所以,小暑时节,气候炎热是常态,避暑是必要的,但也要牢记避暑不可伤寒(如嗜食冰冷寒凉、长期吹空调冷气、不良情绪等),以免损伤“夏长”之气,以致当汗而不得汗,使气不得泄,身体错失一年中借助天势进行深度新陈代谢的好时机。

 

20227710:37:49为交小暑节气的时间,请大家当天一起践行导引,体会小暑这一“蒸炊”时节“水火共制,万物渐熟”的变化吧!

 


 

[ 关 闭 ] [ 返 回 首 页 ] [ 顶 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