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夏萍
清明节,又称为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公历4月5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
清明养生二 注意衣物宽松,起居宜夜卧早起。“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 清明养生三 注意饮食清淡,少食酸来多吃甘。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清明节气饮食有“两多一少”原则:
1.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以温和清补为主,如荠菜、菠菜、山药、银耳、大枣等。 2.多吃“祛湿”的食物:可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少吃“生发”的食物:清明时节肝气旺盛时节,有慢性病者不宜进食竹笋、鸡等。海鱼、咸菜、笋、公鸡等“发物”应慎食。 饮食上还需要遵循“非时不食”原则,就是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椿等。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另外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蛋黄和豆类等。 清明养生四 养生茶——总有一款适合你 1.黄芩茶:清热燥湿、泻肺火,利尿,降压镇静 服法:黄芩6克,绿茶3克,黄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后用黄芪水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2.桂圆红枣茶:补心脾益气血、安神养心(主治失眠健忘) 服法:桂圆红枣各5颗,用沸水冲泡,最好将红枣划开。 3.三花茶:行气解郁、清肝明目 服法:茉莉花10克,菊花10克,玫瑰花10克,枸杞10克,用沸水冲泡。 4.黄芪大枣茶:益卫固表、补气养血 服法:黄芪20克,党参20克,大枣5枚,用沸水冲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