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医科普 腰腿痛的福音——针灸治疗
2021新昌中医院体检中心... 
更多>>   
腰腿痛的福音——针灸治疗
发布:吕英  时间: 2022/3/29  阅读:561

 作者:李林燕 张夏萍

年前,整日愁眉苦脸、一瘸一拐了几月的俞阿姨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俞阿姨60多岁,因工作原因需长期站立,平素时有腰痛、下肢酸痛。2个月前的一天,俞阿姨下班回家后突感症状加重,甚至无法站立,同时伴有右下肢、小腿前外侧、足背酸痛麻木。服用止痛药、休息一周,仍无较大改善,遂到新昌县中医院针灸科就诊。李林燕主任医师及张夏萍医师对俞阿姨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及体格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李医生为俞阿姨定制了诊疗方案:予针刺、隔姜灸、红外线照射等治疗,加服中药,继续口服消炎止痛药,并卧硬板床休息。期间症状有反复,严重时只能行走10几米。但俞阿姨坚持隔天1次治疗,并加用局部化脓灸,经过一疗程(10次)后,症状慢慢缓解。经巩固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行走基本恢复正常。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1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

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或伴下肢麻木,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3

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治疗方式

一、非手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1)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虽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

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针灸、理疗和推拿

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预防保健

首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1)急性期应睡硬板床,绝对卧床3周。

(2)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

(3)症状明显好转后,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活动。

(4)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但复发率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故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

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

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 关 闭 ] [ 返 回 首 页 ] [ 顶 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