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泽林
上 工 治 未 病 中医名著原文: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灵枢•百病始生》 白话翻译: 风雨寒热,如不得虚邪之气,是不能单独伤害人体的。人有时突然遇到狂风暴雨,而没有得病,这是因为没有虚邪,所以不能伤人。这说明必须是虚邪之风与人体的正气虚弱两种情况相结合,外邪才能侵犯人体而引发疾病。如果风雨寒热顺应季候节令,而人又身体强健,皮肉坚实,这是所谓“两实相逢”,是不会得病的。人为虚邪所伤,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与人体的正气虚弱所致,正气虚弱与邪气盛实相参合,于是形成大病。 个人感悟: 这段文字讲述了发病时邪气和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风雨寒热”泛指外感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火等病邪。“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和“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均说明邪气犯病在发病过程中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我们人体本身正气是否充足是发病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说明正气不足,则不足以抗拒病邪的侵袭,导致我们人体得病。“两实相逢,众人肉坚”,说明正气充足时,邪气不容易侵犯,我们人体就不容易发病。《内经》在这里说明发病与否取决于正气和邪气斗争的胜负。但是,“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也不能简单的理解只要“正气存内”,就可以“邪不可干”。在日常生活中,病原体入侵人体是否发病,除了机体免疫功能外,还取决于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体等,切不可盲目自大。因此《素问》中也有对我们“避其毒气”和“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告诫。在本篇中,为我们日常养生和临床治疗中确立了“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原则,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多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保持自己正气的强大,就不容易得病。而临床治疗中需要采取一切方法,如: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填精、壮骨、增液、以及补养五脏阴阳等,帮助扶正,改变正邪双方力量对比,使正气不断壮大,邪气不断衰减,使疾病早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