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伟杰
中医名著原文: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白话翻译: 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个人感悟: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养生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法于阴阳,就是要掌握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和特点,并遵从这一规律,主动地去适应自然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调养身心,养正以避邪,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和于术数,即施行合宜的养生术,首先要顺四时调形体,其次可运用一些特殊的养生保健方法,如导引、按跷、吐纳、咽津等调神健身的方法。三是食饮有节,包括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等几个方面。四是起居有常,生活作息、工作要有规律。五是不妄作劳,即避免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的太过。临床上,若患病之人也能遵循上述原则和方法施行,则有利于培护体内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加速疾病的康复,其效果应优于单纯的服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