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玲玲 岳艳
原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白话翻译: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个人体会: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具体要做到:
一、精神调养
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可避免秋季的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
二、起居调养
立秋时节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所以着衣不宜太多,不然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每日饮温热水2000ML左右,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都有很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而中医讲究"培土生金”,意思是脾胃调理好了,肺脏就会受益了。
四、运动调养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减慢,这时候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很容易在秋冬季节发胖。但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适宜选择散步、慢跑、打球、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均可,但应注意秋季的运动不适合大强度、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方式,以慢运动为主。
秋季养生,早入睡防秋乏,养肺阴防秋燥,多运动防秋膘,守内心防秋郁,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一定能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