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凌晨3点12分57秒正式进入立秋节气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分为三候。
“初侯凉风至”,
立秋后,风力、昼夜温差加大,去暑转凉,
早晚人们会感觉到丝丝凉意;
“二侯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昼夜温差大,
清晨室外植物容易凝结露珠;
“三侯寒蝉鸣”,
秋凉后,蝉们发声困难,
因知道生命将近声音变得凄切。
立秋之后
🌻 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一过,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是天气却已经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开始变大。在阳气收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头晕、痘痘、口腔溃疡、耳鸣、咽痛等等;阳气不收,会出现汗多、面红如妆、发热等不适。如果出现此类症状,且符合其病机,可服用酸梅汤或者乌梅白糖汤,酸甘养阴,这个时节服用非常适宜。 立秋以后,我们要早睡觉,不折腾,静心节制,少耗能量,让虚浮的阳气归于体内。
🌻 “贴秋膘”的由来~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有个“悬秤称人”的习俗,就是以这天的体重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夏中人苦,没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凉爽许多,胃口也大开,就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这就是俗称的“贴秋膘”,于是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就铺天盖地地来了。立秋后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的身体还是很容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增脾胃负担。
🌻 秋季养生重在润燥养阴,补益肺气
秋季恰逢新鲜的苹果和梨上市,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另外百合、荸荠、蜂蜜、甘蔗、藕、土豆、萝卜、山药、扁豆、枸杞、银耳、木耳、猪肉、鸭肉、柚子等都是秋季养生食疗的不错选择。敲黑板,“秋不食瓜”,西瓜是夏天的水果,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的疾患,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立秋饮食注意事项
中医有句话“一夏无病三分虚,入秋调理有八忌”,秋季进补正是时候,但是进补并不代表可以乱补,因此,立秋饮食养生也要注意一些禁忌:
一忌无病乱补 立秋气候干燥,很多人害怕生病,因此提前进补,但是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是虚症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分,但用膳对象可粗分偏寒偏热两大类。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四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且美味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长期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只会加重负担,而烹饪后的肉类中往往含有过多的脂类、糖类、盐类等物质,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五忌以药代食 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六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重口味,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所以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一样重要,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七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八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食品如燕窝、鱼翅、鲍鱼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运动调养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运动应避免量过大,选择柔和的爬山、慢跑、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太阳照射不宜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 保健妙招立秋肺气偏旺,调养原则是防凉防燥。中医认为,脾土可生肺金,养生保健以滋补脾胃、润肺养阴为主。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是呼吸系统保健最佳时机,常按手太阴肺经有助维持呼吸系统健康,有宣肺、利肺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