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心理健康科普 双相障碍前驱期症状的认识
2021新昌中医院体检中心... 
更多>>   
双相障碍前驱期症状的认识
发布:王惠红  时间: 2017/3/21  阅读:1468
双相障碍前驱期症状的认识
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以情绪问题为核心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所谓“双相”,是相对于“单相抑郁”而言,这类疾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因此,过去也称“躁郁症”。
能预示疾病全面发作的一些早期症状和体征,在医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前驱期症状,这是针对双相障碍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而提出的概念,那么,双相障碍到底有哪些前驱期症状呢?让我们先看几个病例。
病例1:某男,18岁,高中学生。患者近一年厌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半年前出现心烦、发脾气,话少、不与同学以及父母交流等状况;进而人变得懒惰、不料理个人生活起居、直至发展到不去上学。一个月前在当地就诊,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服用一周后开始话多、精力旺盛、信心十足,励志要考清华大学。追问其父母关于患者幼年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得知患者刚上小学时老师便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爱招惹其他同学,经常被老师请家长解决与同学的矛盾,在家常因父母不满足他的要求而发脾气,自幼睡觉时入睡所需时间长。另外,据了解,患者的舅舅患有双相障碍,姥姥患有抑郁症。
病例2:某女,28岁,审计人员。因“话多、兴奋、冲动、发脾气一周”就诊,被诊断为“躁狂发作”,经治疗后恢复如常。患者恢复后对医生讲,发病前的最早表现是不能深入思考,导致工作能力受损,审的几个项目都有问题,但自已未能发现,回想原因,一方面是当时过于乐观,看报告时总觉得什么都好,什么都没问题;另一方面注意力不能集中,特别容易随周围环境转移。
病例3:某女,25岁,电台主持人。患者之前性格偏内向、温顺、低调、乖巧。22岁参加工作之后变得开朗起来,工作表现积极,仱牙俐齿,对同事大方,爱送同事东西、请同事吃饭,深得领导同事喜爱。一年前患者对同事称自己做烟草生意挣了几百万,让大家一起投资,因患者平素人缘好,而且患者确实有家人在烟草公司工作,多个同事拿出积蓄投资。一年后,几个同事发现不对,问她要钱未果,便将其告上法庭。收到传票后,患者突然不语、不动、不吃饭,家人将其送入精神病院。而患者投资的几千万分文不剩,不知去向。
双相障碍的前驱期症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损害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认知转移能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损害。其中注意障碍最为明显,主要是注意力集中困难、不能深入思考、容易被周围事物分散。不少抑郁患者,发作前会有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感觉脑子变笨;躁狂患者发作前会突然觉得自己变聪明了,反应变快了。认知的损害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导致学习、工作能力下降,因此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时,应警惕是否与疾病的前驱期有关。
二、情感症状
情绪问题或情感症状在前驱期的表现最为突出,抑郁发作的前驱前可表现情绪不稳定、心烦、悲伤、精神不振、易激惹、焦虑等;躁狂发作的前驱期可表现为心情愉悦,也有些患者表现为易激惹,动不动便发脾气,愤世嫉俗等。
三、行为异常
行为异常是在病理症状支配下的外在表现,较易被家属观察到,但有时容易被认为是性格使然。主要表现为活动变多或变少、爱冲动、随意花钱等行为异常,另外,还可表现出饮食、性功能、睡眠方面的异常,躁狂发作前驱前期为食欲增强、性欲亢奋;抑郁发作前驱期为食欲下降(当然,不典型抑郁的患者也可表现为食欲增加)、性欲减退;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前驱期均有睡眠障碍,多表现为睡眠节律紊乱。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重性精神障碍,必须及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大提高治愈率。
然后,由于其症状不易被常人认识,因此,普及双相障碍前驱期症状的相关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发现某人不去上学或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或不去工作,又查不出躯体原因或其他原因,同时伴有情绪症状和行为异常,则要尽早到精神科门诊就诊,以排除双相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温提示:我院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诊室电话:86265169。为了您的心理健康,在您需要的时候,可走进心理咨询室)
[ 关 闭 ] [ 返 回 首 页 ] [ 顶 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