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特色疗法 骨质疏松症(二)
2021新昌中医院体检中心... 
更多>>   
骨质疏松症(二)
发布:何逸峰  时间: 2016/10/8  阅读:2608

四、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答:骨质疏松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重视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以免发生漏诊或误诊。需要鉴别的疾病如: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性腺、肾上腺、甲状膀腺及甲状腺疾病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影响钙和维生素D吸收和调节的消化道和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以及各种先天和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等。

   五、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治疗有哪些?

答: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下降,出现各种合并症,可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骨质疏松症初级预防指尚无骨质疏松但具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应防止或延缓其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并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骨质疏松症的二级预防指已有骨质疏松症,T值≤ -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其预防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发生骨折或再次骨折。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较完整的内容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康复治疗及中医药防治。

  ()基础措施

  “基础” 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基础”并不是“全部” 和“唯一”。  “基础措施” 的适用范围包括:1、骨质疏松症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2、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期间。

  【基础措施】的内容包括

  1.调整生活方式

  (1)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2)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3)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4)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5)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及维生素D等。

 ()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的适应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考虑药物治疗:

(1) 确诊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2)骨量低下患者(骨密度: -25<T值≤-10)并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多种,其主要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或以抑制骨吸收为主、或以促进骨形成为主,也有一些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具体药物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康复治疗

运动是保证骨骼健康的成功措施之一,不同时期运动对骨骼的作用不同,儿童期增加骨量,成人期获得骨量并保存骨量,老年期保存骨量减少骨丢失。针对骨质疏松症制定的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方案已被大力推广。

康复治疗建议:

1.运动原则

  个体原则:应根据个体的生理状态运动机能及居住环境等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步走,哑铃操,举重,划船运动,蹬踏运动等。

    2.运动频率和强度

    目前针对于骨质疏松的运动频率和强度还未达成共识,众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建议高强度低重复的运动可以提高效应骨的骨量,建议负重运动每周4~5次,抗阻运动每周2~3次。强度以每次运动后肌肉有酸胀和疲乏感,休息后次日这种感觉消失为宜。四肢瘫、截瘫和偏瘫的患者,由于神经的损伤和肌肉的失用容易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这些患者应增加未瘫痪肢体的抗阻运动以及负重站立和功能性电刺激。

 (四)中医药防治

    中医药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强调整体调节,采取中药防治与一般性预防措施相结合;总的治疗原则是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和病情而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临床以综合治疗方案为宜,可促进患者全身症状的改善,减轻骨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升高骨密度。

[ 关 闭 ] [ 返 回 首 页 ] [ 顶 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