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下大肠的解剖知识。大肠从盲肠部开始,依次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到直肠,后接肛门。在整个大肠中,盲肠部肠腔最大,可达7cm以上,最小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只有2.5cm。习惯上会根据各肠管血供的不同分成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盲肠、升结肠与横结肠的右2/3,系肠系膜上动脉供应,称之谓右半结肠;其它系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属左半结肠。部位不一样,肿瘤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不一样,治疗方法不完全一样。
病因:1、遗传因素;2、饮食因素: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的高发因素;3、大肠非癌性疾病如息肉、慢性溃疡、腺瘤等;4、环境因素等。
临床表现:
1、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交替,里急后重感,肛门坠胀等,偶有腹隐痛。老年人反应迟钝,有时到肠穿孔了才会来就诊。
2、便血。肿瘤溃破出血,可以有大便带血,暗红为主,有时会是粘液血便。量不多。右半结肠癌的病人,可以因长期慢性出血而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贫血;右半结肠往往因肠腔很大,生了肿瘤不易梗阻,而以贫血和腹部肿块为表现。直肠癌以便血与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而有一部分病人被当作痔疮在治疗。
3、肠梗阻。当肿瘤长到一程度,阻塞肠管就引起肠梗阻。通常以左半结肠多见,直肠近肛管处也较易出现。很大一部分病人,首发症状是急性肠梗阻来院就诊。
4、肿瘤的一些消耗症状。如体重减轻。
哪些检查有帮助诊断:电子肠镜、腹部增强CT、CT仿真内窥镜检查、血肿瘤指标CEA、CA19-9等。
治疗:有手术指征的则尽量手术治疗,手术后根据情况中,决定是否化疗。不能手术的只能估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