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头发稀疏不茂密,黑眼圈、口唇发暗,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夜尿多,经常腹泻,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寒邪外侵或过食寒凉之品、忧思过极、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那么阳虚体质的养生原则是什么呢?不伤阳气,温化水湿,畅通气血。
1. 饮食养生:忌食生冷,多吃温热。第一,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冻之品。寒性明显的食品对阳虚体质的影响较大。如果嘴馋很想吃,要量少,可以配温热食物,蔬菜尽量不要凉拌生吃,最好在开水中淖一淖或者炖、蒸、煮。第二,减少食盐的摄入。第三,阳虚体质的人可多食温热之性的食物,如荔枝、榴莲、樱桃以及龙眼肉、板栗、大枣、核桃、腰果、松子等。第四,可以适当调整烹调方式。
2. 精神养生:保持安静,避免消沉。阳虚体质者以安静、沉静、内敛较为常见,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可强行令其兴奋、亢奋、张扬,选择适合安静、沉静、内敛性格的工作会比较好。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多听轻快、活泼、兴奋的音乐。
3. 起居养生。原则是夏勿贪凉,冬宜温补。因此,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同时避免在树荫下、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阳虚者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多见阳光,令身体与自然直接接触,阳气就被调动起来走肌表,行使卫外功能,尤其可以增加抗寒的能力。
4. 体育锻炼: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至于什么运动适合,以力所能及、感兴趣又方便为原则,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
5. 经络养生: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这四个穴位有很好的温阳作用,可以在三伏天或者三九天,就是最热或最冷的时候,选择1--2个穴位用艾条温灸或使用热敷或者神灯照射也可以。
6. 药物养生:平和补阳,防止燥热。可以吃一些较安全的中药来做保健,比如鹿茸、补骨脂、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菟丝子、肉桂、熟地、人参、黄芪等。中成药有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右归丸、壮腰健肾丸等。用于改善体质时可以减量服用。
6. 药物养生:平和补阳,防止燥热。可以吃一些较安全的中药来做保健,比如鹿茸、补骨脂、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菟丝子、肉桂、熟地、人参、黄芪等。中成药有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右归丸、壮腰健肾丸等。用于改善体质时可以减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