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指导
(一)环境及温度指导:指导患者环境要清新、空气良好、合适的温湿度,温度不可太低,,空调温度尽量保持在22-24℃,避免寒邪侵入而使病情加重。
(二)皮肤及口腔等指导:告知避免皮肤同一体位长期受压,每两小时更换体位,如果需长期卧床,可以左右侧卧位、仰卧位交替进行,对于骨隆突处及足后跟等压疮容易发生部位,做好保护。
(三)防止跌倒指导:该类病人常有肌力异常或步态异常,对于跌倒评分4分以上做按照医院跌倒规章制度进行相关宣教和指导。
二、饮食指导
(一)中经络:(1)肝阳暴亢,饮食宜清淡,甘寒经为主,如绿豆、芹菜、蔬菜、冬瓜、黄瓜、橘梨。忌羊肉、鸡肉、狗肉、鲢鱼、大蒜、葱、韭菜等辛香走窜之品。(2)风痰阻络,饮食宜活血祛风,如黑大豆、藉、香菇、桃、梨等,忌羊肉、牛肉、狗肉、鸡肉及过于酸甜滋腻食品。(3)痰热腑实,饮食宜清热,化痰润燥为主,如萝卜、绿豆、丝瓜、冬瓜、梨、香蕉、芹菜等,忌食羊肉、牛肉、鸡肉、鱼、韭菜、辣椒、大蒜等。(4)气虚血瘀。饮食宜益气、健脾、通络等,如苡仁粥、黄芪粥、莲子弱、白菜、冬瓜、丝瓜、木耳、赤小豆等。(5)阴虚风动,饮食宜养阴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苡米粥,淡菜汤,甲鱼汤,银耳汤,冬瓜,芹菜等。
(二)中脏腑:(1)风火闭窃,饮食可加白菜汤、丝瓜汤、萝卜汤、芹菜汤、橘汁、西瓜汁等,忌油腻、厚味肥甘等生湿助火之品。或可灌服开窃熄风的中成药。(2)痰湿蒙窍,饮食宜偏温性食物,如萝卜汤、油菜、菠菜、南瓜等。或可灌服除痰浊、开窃闭的中成药。(3)痰火闭窃。刺络放血十二井穴以清热醒脑开窃(4)元神虚脱,以参附煎汤鼻饲,以回阳固脱。
三、用药指导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相关药物知识及相关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1)营养神经药物:弥可保针、输入时应避光;
(2)活血化瘀药物:丹参针输入时应注意滴数及不良反应;
(3)抗凝药:阿司匹林应监测出凝血时间,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的征象、
(4) 降压药: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等,应按时按量服药并监测血压,服药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起床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
(5)降脂药:立普妥最好在睡前口服。
(6)降糖药:格列喹酮片、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缓释片餐后或餐中一起口服;格列喹酮片饭前半小时服药;阿卡波糖片必须饭时服用。同时应动态监测血糖。
(7)镇静、催眠、抗焦虑药:舒乐安定片应在睡前口服。
(8)镇痛药:口服曲马多等应在饭后半小时服用。
(9)抗癫痫药:德巴金。
四、情志指导
(一)焦虑期 本病发病急,病人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难以接受,又因为恢复期较长,生活及工作能力丧失,需长期依赖他人而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急躁易怒、紧张焦虑、悲观恐惧等,肝阳上亢型显得尤为明显。护士要耐心倾听,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运用心理疏导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危机,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现实状态,恢复自信心,并通过介绍实例,向病人讲述治疗后的效果,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二)抑郁期 病人对自身状态充满了失望和悲观,以至于不接受现实不配合治疗,此时护士应深入浅出的讲解中风病的常识及引起的危险因素、用药、康复治疗的方法等,并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资料。
(三)绝望期 中风病是突发疾病,对病人心身均是巨大打击,认为不能再为家庭做贡献,将成为家庭负担,活着毫无用处,易出现自杀行为,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障碍征象,及时予以疏导;并指导家属要多关心体贴,满足其心理需求,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二)抑郁期 病人对自身状态充满了失望和悲观,以至于不接受现实不配合治疗,此时护士应深入浅出的讲解中风病的常识及引起的危险因素、用药、康复治疗的方法等,并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资料。
(三)绝望期 中风病是突发疾病,对病人心身均是巨大打击,认为不能再为家庭做贡献,将成为家庭负担,活着毫无用处,易出现自杀行为,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障碍征象,及时予以疏导;并指导家属要多关心体贴,满足其心理需求,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五、康复指导
(一)急性期 以卧床休息为主,动静结合,至少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防止肌肉关节挛缩,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采用按、摩、揉、捏法,从远心端至近心端,先轻后重有节奏地按摩,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关节屈伸、旋转、外展、内收,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其主要作用是使经络通畅,关节滑利,气血营卫调和。
(二) 恢复期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健肢主动运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功能。在协助被动活动的同时,鼓励患者自我主动训练,如屈肘关节、内收肩关节、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运动足趾关节,逐步达到能抬动瘫痪肢体;鼓励患者练习翻身及上下、左右移动身躯,训练时可健侧手抓住床边、床栏,或由家属协助练习坐起。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逐渐延长锻炼时间,做好坐起训练、站立训练、徒手训练。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防止患者跌倒使病情加重,避免在湿滑的地上活动。
(二) 恢复期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健肢主动运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功能。在协助被动活动的同时,鼓励患者自我主动训练,如屈肘关节、内收肩关节、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运动足趾关节,逐步达到能抬动瘫痪肢体;鼓励患者练习翻身及上下、左右移动身躯,训练时可健侧手抓住床边、床栏,或由家属协助练习坐起。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逐渐延长锻炼时间,做好坐起训练、站立训练、徒手训练。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防止患者跌倒使病情加重,避免在湿滑的地上活动。
(三) 对语言障碍者应尽早进行语言训练,家属要在空闲时间为患者多读报,多和病人交谈,促进其发音,增强其记忆力;
(四) 对上肢患侧可用健身球放入手掌中握拳锻炼,促进手指功能恢复;鼓励患者用健侧上肢来帮助患侧上肢做伸举运动;协助患者做大小关节的被动运动,一般由大关节开始,后至小关节,做摇摆伸屈活动,并轻手法按摩患侧上下肢数遍;先做床上活动,待患者能下床活动,可扶持床边或椅子做下蹲站立等动作,要帮助其在室内慢步锻炼行走,在行走时要先迈患侧腿。
(五)兼有便秘者,可服生大黄粉5 g,亦可番泻叶5 g冲服,可配合耳穴压豆,保持大便通畅。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应以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膳食为主,指导病人坚持肢体功能锻炼。
(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规律,避免疲劳和情绪波动,预防复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六、专科指导
(一)颅高压护理
体位 颅内压增高者,床头抬高15°-30°,伴昏迷着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口腔内分泌物引流。降温 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若体温高,给予头置冰袋、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措施。体温在38.5℃以下尽量采用物理降温。保护脑细胞 即使、准确、其鞥出地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同时观察药液有无渗出皮下,以免发生组织坏死。为减少脑细胞损坏,即予吸氧,氧流量2-3L/分。
(二)大、小便护理
对有尿潴留者,禁止膀胱区加压按压,防止血压升高,应给予留置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 尿失禁者,注意更换尿布、床单,防止尿液对皮肤刺激,发生压疮。由于疾病影响、卧床时间过久、活动减少、饮食摄入减少、肠蠕动减慢,易发生粪便潴留,3天以上未大便者应作相应处理。
(三)病情观察
(1)观察瞳孔大小,意识障碍有无加重,及脑疝的发生征象。
(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血压的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应吸出,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四)行为指导:
良姿位是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并发症,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人体功能性,动静结合。保持良姿位是中风康复的基础护理工作。良姿位摆放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1)健侧卧位:背部垫枕保持侧卧姿势、患侧上肢下垫枕放松前伸、高度应高于心脏,患侧下肢垫枕放松前伸,脚掌下垫枕或足托板,使踝关节
保持中立位。健侧卧位的良肢位是:患肩前伸、上臂抬高、肘关节伸直,掌心向下、手指伸开;患侧下肢稍弯曲放于健腿前,健腿在后自然弯曲。
(2)患侧卧位:背部垫枕保持侧卧姿势、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前面,用枕头支撑,脚掌下垫枕或足托板,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患侧卧位的良肢位是:患肩向前,肩关节呈90度,肘关节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开,健侧下肢在前、患侧下肢向后稍屈膝状态。
(3)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咽、误吸。瘫痪侧肩胛下垫一小枕使其保持肩关节
上抬,肩关节处于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髋关节下放枕头使其保持上抬,大腿稍向内加紧并稍内旋膝关节下垫枕头使其呈稍弯曲状态,脚掌下垫枕或足托板,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4)坐位:头部置一个枕头,患侧上肢下放置一个枕头,双侧膝关节下横放一个枕头。足板(长枕)置足底,尤其对四肢瘫、截瘫、足下垂明显者。
(5)患侧肢体的保护:注意不要拖、拉、拽、压患肢,应用健侧上肢保护患侧上肢。
七、出院指导
(一)对家庭中的某些部分做必要的和可能的改造是很重要的,如去除门槛,便器改为坐式,将床的高度降至40cm左右,增加必要的扶手等。
(二)嘱病人出院后继续用药,保持血压平稳。
(三)起居有常,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饮食调养,饮食应清淡,食勿过饱,忌食辛辣厚味、生冷之品,戒烟酒。
(四)平时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做到心平气和,以使气血调畅。
(五)注意气血变化,警惕中风先兆。如感到头疼眩晕,肢体麻木或肌肉无故跳动,为中风先兆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六)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排便的习惯。
(七)定期到专科门诊复查。